疫情|增6067確診個案 多14人離世 張竹君:趨勢仍向上升
本港今日(20日)新增6067宗確診個案,絕大部分為本地感染,並再多14人病逝,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呈報個案趨勢仍向上升。▼2月20日 

撰文:陳淑霞 黃偉倫 歐陽德浩 勞敏儀 孔繁栩 黃煦緻出版:更新:783

本港今日(20日)新增6067宗確診個案,絕大部分為本地感染,並再多14人病逝,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呈報個案趨勢仍向上升。

▼2月20日 利東邨檢測站人龍等候檢測▼

【16:44】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再多14名病人離世。同時公院隔離病床使用量已達九成,何呼籲全社會支援解決危機,除了私家團隊加入,亦知悉私院在不同層面減輕壓力,局方已同各私院及私醫聯會合作,盡快落實細節,在第一至四波已和私院合作,如公私營協作,轉介病人去私院,可減壓力。未來會加強私院溝通,考慮搵私院照顧康復中的療養病人,可騰出人手和床位抗疫。

【16:30】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稱,疫情嚴峻,每日呈報本地個案有上升趨勢,各方面工作備受壓力市民憂慮,檢測方面明白市民合作願檢盡檢,過去一至兩周樣本數多,等報告檢測時間延長,市民要過幾日先收到通知,政府已陸續提升本地化驗所能力,火眼實驗室已投入運作,加上國家專家大力支援,相信短時間內可提升檢測能力,檢測時間相信可縮短。

【14:50】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會造成男性的性腺機能減退和生育能力下降,患者康復後依然受到影響。袁國勇提醒,在照顧康復男患者時,需注意可能會出現性腺機能減退(性慾減低)和生育能力降低的情況,接種新冠疫苗可預防這種併發症。研究結果已被接納在醫學期刊《臨床傳染病》發表。

【14:40】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Omicron疫下家長疫苗的抉擇調查」的結果顯示,僅四分一家長打算讓5至11歲子女於今年上半年接種新冠疫苗。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未接種疫苗的兒童感染風險高,康復後或會出現「長新冠」及「多系統炎症綜合症」後遺症。他呼籲政府需盡快增加兒童疫苗接種中心,同時提供各國兒童接種數據以釋除家長疑慮。至於坊間現時搶購口服藥,他强調預防勝於治療,口服藥不適合每個人使用,它只針對病情輕度至中度,而且有惡化風險的成人患者,兒童並不適合使用口服藥。

▼2月20日 屯門安定友愛檢測站人數不多▼

【14:15】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一名司機今日進行新冠病毒快速測試,結果為初步陽性。該名司機會盡快按衞生署指引交回深喉唾液樣本作化驗。

該名司機負責為黃錦星擔任駕駛工作,無需與公眾人士接觸和沒有外遊紀錄,工作時均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關防疫措施。他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2月19日,即昨日仍有上班。

黃錦星已進行新冠病毒快速測試,結果為陰性,並會盡快交回深喉唾液樣本作化驗。為謹慎起見,黃錦星會居家工作直至樣本有化驗結果。黃錦星原定今日下午出席內地專家團會議,向專家團介紹全港污水監測計劃,現改以視像出席會議。

【13:35】政府近日公布會在短時間內加建社區隔離設施,接收仍在社區等候隔離治療的患者。當局委託中國建築在啟德郵輪碼頭興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預計設約1,000張病牀。
記者今(20日)到場直擊,有工人在寒冷天氣警告下及橫風橫雨的情況下動工,部份人指上頭要求「一個月後完工。」

2月20日、啟德郵輪碼頭興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情況:

【13:25】衞生署公布2月19日確診大廈,共涉及3,312大幢廈,當中460幢新上榜。確診豪宅方面,有西半山的寶珊道 1 號 2 座,及馬己仙峽道的港景別墅。重災區元朗共有77棟大廈,嘉湖山莊及錦綉花園疫情持續蔓延;深水埗「納米樓」AVA61,及丰滙亦有患者。

▼2月19日 第二批內地專家抵港▼

【12:50】政府昨日下午六時起圍封沙田博康邨博達樓,因發現94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和7宗檢測結果為不確定,決定延長相關宣告的執行日期,目標是在明日(2月21日)下午約一時完成此行動,視乎檢測結果,行動或會延長。

【11:49】政府昨日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自昨日下午六時半起限制在沙田禾輋邨景和樓內的人士須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自今日上午約十一時十五分起,「受限區域」內已進行檢測的人士如能出示陰性檢測結果電話短訊以證明接受強制檢測,可在向訂明人員提供個人資料後,經由指定出口離開「受限區域」。
政府昨日於「受限區域」內設立臨時採樣站,共有約780人接受了檢測,當中共發現22宗初步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安排跟進。

▼2月19日 沙田禾輋邨景和樓封區強檢▼

【09:55】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於商台節目表示,社交距離措施無條件放鬆,港府甚至正研究進一步收緊:「仍看見部分地方較多人流,但明白有日常生活所需。」她期盼市民「靜一靜」減少外出減低人流,並盡快打針。她亦感謝中央派遣內地專家來港,分享內地成功的防控經驗,予本港流行調查趨向更精準。

▼2月19日 沙田博康邨博達樓封區強檢▼

【09:30】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發表網誌稱,香港已進入全面作戰狀態,很多在太平盛世慣常運作模式都必須因時制宜作出調整以應當前急務,在勞福局,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是其中一個重點支援對象。他指,政府理解不少院舍正面對人手緊張情況,因此勞福局和社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援院舍和員工,並透露在過去一個星期,安老院舍疫苗接種率略增至逾25%,政府會繼續加快為院友接種疫苗,動員組織更多醫護人員及簡化健康評估和接種流程,在未來幾星期全速提高接種率。

【08:35】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近日有圍封強檢太廈發現逾80宗的初陽個案,加上多間安老院爆發,估計是因為當局未能及早隔離染疫人士,導致在家居、大廈及院舍內爆發,由於初發病的患者傳染性最高,他建議當局與其有序地隔離確診者,倒不如優先隔離最新確診的病人,盡快送去醫院、隔離酒店或社區醫療設施,舊個案例如已留家等候5日或以上則因傳播力已降低,可繼續留家直至檢測CT值高於33或有陰性結果。他認為應優先隔離傳播力強的新確診個案,而不是按確診次序:「如果已經留咗係屋企幾日嘅病人,已經無高傳染性,未必再需要入院或去隔離設施,留番啲位畀新發病嘅人。」

【08:15】衞生署更新家居檢疫大廈名單,共有2,131幢大廈上榜,較前一日多462幢。
元朗區繼續佔最多,有310幢。深水埗和沙田區亦是重災區,均有超過200幢。新上榜的大廈也是集中是上述三區,包括元朗溱柏第九座和深水埗宇晴軒第七座等。上述大廈有住戶為密切或次密切接觸者,分別需要家居檢疫隔離14或4日。

▼2.19 家居檢疫大廈名單▼

▼2月19日晚上 旺角冷清如「清零」▼

【00:01】更新強制檢測名單,多33幢大廈納入強檢公告,大部份為公共屋邨,包括東涌逸東邨多幢大廈、石硤尾邨美如樓、大埔富善邨善美樓等。

▼2.19 強檢大廈▼

▼2.19 竹篙灣新隔離設施動工▼

▼2月19日 第二批內地專家抵港▼

▼2月19日 沙田禾輋邨景和樓封區強檢▼

 

來源傳送門: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737938?utm_source=01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

YOUR REACTION?

Facebook Conversations



Disqus Conversations